资源简介
《退火温度对BNT-BKT-ST薄膜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是一篇研究无铅压电材料BNT-BKT-ST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结构与性能变化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旨在探讨退火温度对这种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压电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其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BNT-BKT-ST(即Bi0.5Na0.5TiO3-Bi0.5K0.5TiO3-SrTiO3)是一种新型的无铅压电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环境友好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由于传统铅基压电材料如PZT在环保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替代材料,BNT-BKT-ST便是其中一种具有潜力的选择。
在本论文中,作者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BNT-BKT-ST薄膜,并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退火温度是影响薄膜结晶质量的重要因素,适当的退火温度能够促进晶粒生长,提高薄膜的致密性和结晶度,从而改善其物理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BNT-BKT-ST薄膜的结晶度逐渐提高。当退火温度达到650℃时,薄膜表现出较好的结晶特性,晶粒尺寸增大,晶界清晰可见。而当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至750℃时,虽然结晶度继续提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晶粒异常长大,甚至出现裂纹,从而影响薄膜的机械稳定性。
此外,论文还研究了退火温度对BNT-BKT-ST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压电性能通常通过压电常数d33来衡量,该常数反映了材料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在650℃退火条件下,BNT-BKT-ST薄膜的d33值达到最大,约为120 pC/N。这表明在该温度下,材料的压电性能最佳。
然而,当退火温度超过650℃后,d33值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导致材料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如晶格畸变或缺陷增加,从而影响了压电响应。因此,退火温度的选择对于优化BNT-BKT-ST薄膜的压电性能至关重要。
除了压电性能,论文还分析了退火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表面逐渐变得平整,晶粒分布更加均匀。这说明高温退火有助于改善薄膜的微观结构,提高其整体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中还讨论了退火气氛对BNT-BKT-ST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氧气氛围进行退火,以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结果表明,在氧气氛围下退火的薄膜表现出更好的结晶质量和更高的压电性能,这进一步证明了退火条件对材料性能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退火温度对BNT-BKT-ST薄膜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这篇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退火温度对BNT-BKT-ST薄膜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退火温度可以显著提升薄膜的结晶度和压电性能,而过高的退火温度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是制备高性能BNT-BKT-ST薄膜的关键。
该论文不仅为BNT-BKT-ST薄膜的制备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也为其他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随着对环保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BNT-BKT-ST等无铅压电材料将在未来的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