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组分调控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研究进展》是一篇关于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中工质组分调控的综述性论文。该论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在非共沸工质在ORC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优化方法,重点探讨了通过调节工质组分来提升系统性能的技术路径和研究成果。
有机朗肯循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能进行发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热发电以及生物质能转换等领域。传统ORC系统多采用单一工质,但其热力学性能受限于工质的物性特点。而非共沸工质由于其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表现出更优的热力特性,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论文首先介绍了非共沸工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分析了其与共沸工质的区别。非共沸工质在蒸发过程中会经历相变温度的变化,这种特性使得其在热交换过程中可以实现更接近理想的温差匹配,从而提高系统的热效率。此外,非共沸工质还具有更高的比体积和更低的冷凝压力,有助于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随后,论文回顾了国内外在非共沸工质ORC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索了不同工质组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将丙烷与正戊烷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以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获得较高的输出功率。同时,部分研究还关注了工质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论文还讨论了组分调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工质组分的调整,可以优化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过程,减少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此外,组分调控还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使其在负载变化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在技术挑战方面,论文指出非共沸工质的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工质的组分配比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非共沸工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组分分离,导致性能下降。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混合装置和控制系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应加强对非共沸工质热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建立更加准确的物性数据库;另一方面,应结合人工智能和优化算法,开发高效的组分调控策略,以实现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非共沸工质ORC系统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ORC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而通过组分调控优化系统性能,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总之,《组分调控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和技术参考,不仅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非共沸工质ORC系统有望在更多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为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