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以“学”为中心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改革--以山建大本科三年级为例》是一篇探讨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论文,文章聚焦于如何将“学”作为教学的核心,推动学生在建筑设计课程中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和实践创新。该论文由山东建筑大学(简称山建大)的教师团队撰写,结合该校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策略。
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建筑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保证基础知识的传授,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学生在课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反馈机制,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和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论文主张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论文以山建大本科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改革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围绕实际项目展开的教学活动。例如,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从场地分析到方案构思、模型制作、图纸表达等全过程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同伴互评、教师点评以及自我反思等环节,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提升的影响。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更愿意主动查阅资料、参与讨论,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同时,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论文还指出,教学改革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影响,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这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学生指导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在新教学模式下的适应能力。
在总结部分,论文强调了“以‘学’为中心”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筑设计人才。同时,论文呼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为高校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以“学”为中心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改革--以山建大本科三年级为例》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深度的论文。它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改革实践的总结,为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