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干热岩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东南沿海地质构造和地热资源研究的重要论文。该论文通过对福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壳与地幔的异常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独特性,并探讨了干热岩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地热资源勘探以及能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东侧,其地质构造复杂,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包括古生代至中生代的造山运动和新生代以来的断裂活动。这些构造活动对福建地区的地壳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格局。论文通过综合运用地震勘探、重力测量、磁法勘探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对福建地区的地壳和地幔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了多个异常结构区域。
论文指出,福建陆缘地区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地壳厚度变化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壳增厚或减薄现象。这些异常结构可能与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华南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构造体系。此外,研究还发现福建地区地幔部分存在一些异常的低速区,这可能反映了地幔物质的流动和热状态的变化,对理解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热岩资源方面,论文重点分析了福建地区的热流特征及其与地壳结构的关系。干热岩是一种深部高温岩石,通常埋藏在地下3-10公里处,具有较高的温度梯度,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结果显示,福建地区局部区域存在较高的地热梯度,表明该地区具备一定的干热岩资源潜力。论文进一步结合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数据,提出了福建地区干热岩资源的分布模式和开发建议。
论文还讨论了福建地区干热岩资源的开发面临的挑战。由于干热岩埋藏较深,开发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和地热能提取方法。同时,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存在地震风险,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安全问题。论文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提高对地壳结构和热流特征的认识,为干热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总体而言,《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干热岩特征》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论文。它不仅深化了对福建地区地质构造和地热资源的认识,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开发前景广阔,而福建地区的研究成果无疑为这一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