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拉尔盆地旧桥凹陷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是一篇关于中国东北地区海拉尔盆地旧桥凹陷煤层气资源潜力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聚焦于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条件,旨在探讨该区域煤层气的形成、分布及开发前景。通过系统分析地质构造、煤岩特征、储层性质以及流体动力学等因素,作者为该地区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海拉尔盆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旧桥凹陷作为其内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煤层气资源潜力。由于该区域煤层普遍属于低煤阶,即煤化程度较低,煤层气的生成和储存条件与高煤阶煤层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对于提升该区煤层气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海拉尔盆地的地质背景,包括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环境以及煤系地层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作者指出旧桥凹陷位于古生代构造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中,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断裂体系和多种类型的储层结构。这些地质条件为煤层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在煤岩特征方面,论文详细分析了旧桥凹陷煤样的显微组分、煤质参数以及煤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该区域煤样以镜质组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时,煤的孔隙结构较为发育,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和运移。此外,煤的热演化程度较低,说明煤层气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或早期热解作用。
论文还重点探讨了煤层气的储层条件。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性测试,作者评估了煤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和压力系数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尽管旧桥凹陷煤层的渗透性相对较差,但其裂缝系统较为发育,能够有效促进煤层气的流动。此外,煤层气的储层压力较高,有利于气体的聚集和开采。
在流体动力学方面,论文分析了煤层气的运移机制和聚集规律。研究表明,旧桥凹陷煤层气的运移主要依赖于构造裂隙和渗流通道,而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图件的解读,作者认为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对煤层气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论文还讨论了煤层气的成藏模式。结合地质构造、储层特征和流体动力学等因素,作者提出了旧桥凹陷煤层气的成藏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构造活动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并指出煤层气主要分布在断裂带附近和构造高部位。这一结论为后续的煤层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论文总结了旧桥凹陷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并指出了该区域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潜力。作者认为,尽管低煤阶煤层气的开发难度较大,但由于其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未来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下,有望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来源。
综上所述,《海拉尔盆地旧桥凹陷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深化了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的理解,也为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