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通信
  •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特征模理论宽带天线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18 浏览2025-07-18 更新pdf3.39MB 共10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是一篇探讨如何利用特征模理论(CMT)来设计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圆极化天线在带宽、结构复杂度以及性能稳定性方面的不足,为现代通信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紧凑且易于制造的解决方案。

    特征模理论是一种用于分析电磁结构中自然谐振模式的方法,能够有效揭示结构的电磁特性。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引入特征模理论,对超表面天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优化了其辐射特性。这种理论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天线的工作原理,还能够指导设计者进行参数调整,以实现所需的宽带圆极化性能。

    文章首先介绍了超表面天线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性。超表面天线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具有轻薄、低剖面和高增益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和5G等高频通信系统中。然而,传统的超表面天线在实现宽带圆极化时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带宽受限、极化纯度不高以及结构复杂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超表面结构的特征模进行分析,作者识别出关键的谐振模式,并据此调整结构参数,使得天线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稳定的圆极化辐射。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天线的带宽,还增强了其极化纯度,显著提升了整体性能。

    在实验部分,作者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矩形单元的超表面天线结构,并通过仿真和实测验证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4 GHz至6.0 GHz的频段内实现了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其3 dB轴比带宽达到了约130%。此外,天线的增益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最高可达8.5 dBi,且在不同入射角下保持稳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宽带圆极化天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还为未来超表面天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同时,该研究也为其他类型的电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论文。通过引入特征模理论,作者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天线在宽带圆极化方面的难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类高性能天线的设计将变得更加重要,本文的研究成果无疑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封面预览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基于特征点法的VSLAM综述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微带天线耦合抑制方法

    基于环形行波谐振腔的轨道角动量四模式复用天线

    基于覆膜腔体的声超表面设计

    基于超表面的全向通风声屏障

    基于钩状单元的超表面的宽频带单向与双向开放隔声窗

    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宽带宽角扫描缝隙阵天线

    毫米波宽带隔片圆极化器设计

    三维机织共形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三苯基膦配体手性铂(Ⅱ)配合物的圆极化发光增强

    宽带圆极化馈源的设计

    甚低频水平发射天线技术研究

    面向5G移动通信的小型化天线阵列设计

    一种C频段宽带低副瓣平面阵列天线的设计

    一种Ku频段宽带双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

    一种介质波导漏波的毫米波波束扫描天线研究

    一种便于调试的叠层卫星导航天线设计

    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缝隙型超宽带天线

    一种具有隐藏特性的缝隙偶极子阵列天线

    一种同时具有声波调向和衰减功能的声学超表面

    一种基于声学超表面的声能收集装置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