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沿空留巷工作面终采线附近防灭火技术研究》是一篇关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终采线附近的火灾隐患。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煤层赋存条件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沿空留巷工作面的终采线附近,由于地质构造变化、煤体破碎以及通风系统调整等因素,极易引发自燃火灾,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效率。
该论文首先对沿空留巷工作面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沿空留巷是一种在回采过程中保留部分巷道以供后续开采使用的采矿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回收率并减少巷道掘进量。然而,终采线附近由于采空区的形成、煤体氧化反应加剧以及通风条件改变等因素,成为火灾发生的高风险区域。因此,针对这一区域的防灭火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中详细分析了终采线附近火灾的发生机理,包括煤的自燃过程、氧气供应条件、温度变化规律等。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作者揭示了煤自燃过程中热量积聚与扩散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的防灭火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论文还探讨了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发生的影响,指出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在防灭火技术方面,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用注浆堵漏技术,通过向采空区注入阻化剂或惰性气体,以隔绝氧气供应,抑制煤的氧化反应;此外,还介绍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对终采线附近的温度、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连续监控,实现早期预警。这些技术手段的结合应用,显著提高了防灭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论文还对现有的防灭火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例如,在注浆技术中,应根据煤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封堵效果;在监测系统建设中,应注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系统的稳定性,避免误报或漏报现象的发生。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指出防灭火技术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执行标准。只有将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终采线附近火灾的有效防控。作者建议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火灾隐患的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总体而言,《沿空留巷工作面终采线附近防灭火技术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为煤矿防灭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此类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