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崔木煤矿特厚煤层冲击地压综合管控一体化技术》是一篇关于煤矿安全技术的重要论文,主要探讨了在特厚煤层条件下如何有效防控冲击地压问题。该论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撰写,结合了崔木煤矿的实际地质条件和生产情况,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综合管控技术方案。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尤其在特厚煤层中更为突出。由于煤层厚度大、地应力高,容易引发矿震、岩爆等现象,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因此,研究并应用有效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崔木煤矿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煤层赋存条件,指出其特厚煤层的特点以及冲击地压发生的潜在风险。通过对矿区历史数据的整理和现场实测资料的分析,论文揭示了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技术方法方面,论文提出了“一体化”管控理念,即通过地质勘探、监测预警、支护设计、开采工艺优化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实现对冲击地压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而言,包括地质构造精细探测、冲击危险性评估、监测系统建设、智能预警平台开发以及合理的采掘布置等内容。
其中,地质勘探部分采用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和钻孔取芯等手段,提高了对煤层结构和断层分布的识别能力。监测预警系统则结合了微震监测、地音监测和应力监测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
在支护设计方面,论文强调了根据煤层的具体条件和开采压力变化,采用动态支护策略,提高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同时,针对特厚煤层的特点,提出了分层开采和留设保安煤柱等措施,以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开采工艺优化的问题,如合理选择采煤方法、控制采空区尺寸、调整推进速度等,以减少地应力集中区域的形成,从而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也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论文还特别强调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冲击地压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了冲击地压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总体来看,《崔木煤矿特厚煤层冲击地压综合管控一体化技术》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它不仅为崔木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其他类似矿区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在冲击地压防治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推动煤矿安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冲击地压的防控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为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