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斗高精度定位小型智能车自动驾驶功能在封闭测试场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评估指标及测试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小型智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开发验证与性能评估。
Title:TCAAMTB 183-2023 Testing of Autonomous Driving Functions for Small Intelligent Vehicles with BDS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in Closed Test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无(团体标准通常不分配此编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IT applications in transport)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北斗高精度定位小型智能车自动驾驶功能封闭测试场测试标准》(TCAAMTB 183-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方面做出了多项改进。其中,新标准在定位精度要求上的调整尤为显著。
根据TCAAMTB 183-2023的规定,自动驾驶功能封闭测试场测试对车辆定位精度的要求从此前的米级提升到了亚米级。这意味着测试车辆需要具备更高的定位精度才能满足标准要求。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应用中,更高的定位精度对于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更高精度的定位呢?首先,使用多频多星系统是关键。通过同时接收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等多系统的信号,并利用多频段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其次,结合惯性导航系统(INS)也是提升定位精度的有效手段。INS能够提供短时间内的高频率位置信息更新,弥补卫星信号丢失时的定位空白,从而保证整个行驶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后,差分技术的应用也不可忽视。通过设置基准站并将其观测到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可以显著减少误差,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TCAAMTB 183-2023中提出的亚米级定位精度要求,测试车辆需要综合运用多频多星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以及差分技术等多种方法,以确保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的高精度定位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也为未来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