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中针法重构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应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ultural Resource Data and Digital Content Reconstruction - Part 3: Needlework Re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PRA 3101.3-2025中关于“针法重构数据模型”的新增要求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新旧版标准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TCPRA 3101.3-2020)中,针法重构仅规定了基本的数据采集原则和通用性描述。而在新版标准中,新增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针法重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强调了数据融合的重要性,要求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针法表达。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提出了“三层五维”数据融合模型。三层指的是原始数据层、中间处理层和输出结果层;五维则包括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材质维度、工艺维度和技术维度。通过建立这样的模型,可以实现对传统针法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再现。
应用时,首先需要收集原始数据,这一步骤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接着,在中间处理层利用先进的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标准化处理。最后,在输出结果层生成符合标准的针法重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信息丢失导致重构效果失真。
以苏绣为例,当使用该模型进行针法重构时,可以先从博物馆藏品中获取刺绣作品的照片及详细说明资料,然后通过现代摄影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补充细节信息,最后结合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精确的针法重构方案。
总之,TCPRA 3101.3-2025中关于针法重构数据模型的规定,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的科学性,也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