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海胆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海胆为原料,经采黄、净化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鲜海胆黄。
Title:SCT 3903-1985 Fresh Sea Urchin Ro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CT 3903-1985 是一项针对鲜海胆黄的质量标准,它详细规定了鲜海胆黄的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为鲜海胆黄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鲜海胆黄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食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这项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推动相关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鲜海胆黄是指从海胆中提取的生殖腺部分,通常呈鲜艳的橙黄色,质地细腻且富含营养。海胆黄是海胆中最美味的部分,被誉为“海洋中的鱼子酱”。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EPA)、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鲜海胆黄在亚洲尤其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沿海地区,被视为高档食材,常用于制作寿司、刺身等传统美食。
根据SCT 3903-1985 标准,鲜海胆黄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质地和杂质等方面的要求。例如,鲜海胆黄应呈现自然的橙黄色,无异味,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杂质。这些要求确保了消费者能够获得新鲜、优质的海胆黄产品。以日本为例,当地的海胆捕捞业非常发达,渔民在捕捞后会迅速将海胆黄分离并冷藏,以保持其最佳品质。
除了感官指标外,SCT 3903-1985 还对鲜海胆黄的理化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例如,鲜海胆黄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可能导致腐败变质,过低则会影响口感。此外,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也是衡量海胆黄品质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优质的鲜海胆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20%-30%之间,脂肪含量约为10%-15%,这些数值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冷冻技术和保鲜技术的发展,鲜海胆黄的保存期限得到了显著延长。例如,通过快速冷冻技术,可以将鲜海胆黄的保质期从几天延长至数月,从而满足全球市场的消费需求。
卫生指标是SCT 3903-1985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和污染物指标(如重金属含量)的具体限值。例如,鲜海胆黄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值,以防止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在实际生产中,卫生指标的控制需要严格的管理体系。例如,日本的海胆捕捞船通常配备先进的冷冻设备和卫生设施,确保海胆黄在捕捞后能够迅速降温并保持低温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外,定期对生产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也是保障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鲜海胆黄不仅是一种高端食材,还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海胆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的功效,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此外,海胆黄中的某些成分还被用于护肤品中,因其保湿和修复皮肤的功效而备受青睐。
从市场角度来看,鲜海胆黄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22年全球海胆黄市场规模已达到约5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中国市场作为主要消费国之一,对高品质海胆黄的需求尤为旺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内企业正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SCT 3903-1985 鲜海胆黄标准的实施,为这一珍贵食材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鲜海胆黄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魅力,成为连接人类与海洋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