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稻品种的品质指标、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稻品种的品质评定及相关的生产、加工、贸易活动。
Title:Edible Rice Variety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593-2002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食用稻品种的品质要求。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NYT 593-2002 的主要目的是为食用稻品种提供一套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以确保稻米在外观、营养成分及安全性能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回答:NYT 593-2002 涉及的关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回答:垩白度是指稻米中未完全成熟的白色斑点所占比例,通常通过视觉或仪器测量。垩白度较高的稻米口感较差,且营养价值可能较低。因此,NYT 593-2002 对垩白度有明确的限制要求,以确保稻米的外观和品质。
回答: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影响稻米的煮食特性。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通常质地较硬,适合制作干饭;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则更柔软,适合制作粥类食品。NYT 593-2002 根据不同用途对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分类管理。
回答:稻米是否符合NYT 593-2002标准需要通过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回答:NYT 593-2002 对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量有严格限制,因为过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引发过敏反应或慢性疾病。因此,稻米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并在收获前留出足够的降解时间。
回答:NYT 593-2002是推荐性国家标准,适用于商品化稻米的生产和销售。对于自产自用的稻米,可不强制执行该标准。但对于进入市场流通的稻米产品,应符合NYT 593-2002的要求。
回答:如果稻米不符合NYT 593-2002标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