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火龙果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食品火龙果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Non-environmental Food - Pitay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 5255-2004是中国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之一,专门针对无公害食品中的火龙果制定了详细的生产与质量要求。这一标准旨在确保火龙果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该标准不仅涵盖了火龙果的种植环境、病虫害防治,还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提出了明确的限制要求。
根据NY 5255-2004的规定,火龙果的种植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的基本条件。这意味着种植区域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和水源不得受到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例如,在广东省某火龙果种植基地,通过严格控制灌溉用水的质量,成功将重金属镉的含量降至低于标准限值的水平,从而保证了火龙果的安全性。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NY 5255-2004提倡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来管理火龙果的病虫害。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控制蚜虫的数量,或者通过安装黄板诱捕器捕捉飞蛾等害虫。在福建省的一处火龙果种植园,通过引入益虫和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不仅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还显著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NY 5255-2004对火龙果的质量检测提出了具体指标,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以及农药残留量等。以农药残留为例,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等禁用农药的检测限值为零。此外,对于常见的杀虫剂如甲胺磷,其最大残留限量不得超过0.1mg/kg。这些严格的检测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
在浙江某大型火龙果种植基地,通过全面贯彻NY 5255-2004标准,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管理。该基地通过定期检测土壤和果实的农药残留,确保每一批次的火龙果都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据统计,自实施该标准以来,该基地的火龙果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NY 5255-2004标准为火龙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绿色防控措施和高质量检测,该标准不仅提升了火龙果的市场竞争力,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