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履蚧的监测、预防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草履蚧发生区域的林业生产及生态管理中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Scale Insects (Ceroplastes s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LYT 2686-2016 草履蚧防治技术规程”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调整操作流程和资源分配,可以有效降低防治成本并提高效率。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灵活选用本地天敌或微生物制剂,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从而降低引入成本。
将全年监测任务分为关键时期重点监控,而非全天候覆盖,以节约人力和设备投入。
通过精确计算虫害分布范围,按需配比药剂浓度,避免过度喷洒造成的浪费。
在高风险区域铺设防虫网或设置粘虫板,减少对化学防治手段的依赖,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整合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提前预警虫害趋势,降低应急响应成本。
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资源浪费。
采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虫情普查,提高巡查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根据虫害分布情况划分不同等级区域,优先处理高危区,逐步推进低风险区治理。
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开展防治工作,借助其技术和经验优势,优化整体运营效率。
建立完善的防治效果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改进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