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脊竹蝗的防治原则、监测与预报、防治方法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竹林中黄脊竹蝗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Yellow-spined Bamboo Locu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脊竹蝗(Psuedosphinga brunnea)是一种严重危害竹林生态系统的害虫,其大规模爆发会对竹资源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危害,中国林业部门制定了《LYT 1628-2005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这一规程为竹林管理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法,旨在保护竹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LYT 1628-2005》详细规定了黄脊竹蝗的监测、预测以及防治的具体措施。规程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通过生态调控减少害虫的发生概率。例如,在竹林管理中,应注重保持竹林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化种植,从而增强竹林的抗病虫能力。
以福建省某竹林为例,该地区曾因黄脊竹蝗的大规模爆发导致竹林减产近30%。当地政府依据《LYT 1628-2005》开展了综合防治工作。首先,通过安装诱捕器和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其次,组织专业团队释放天敌昆虫并喷洒白僵菌;最后,在必要时采取化学防治手段。经过一年的努力,竹林恢复了健康生长,竹笋产量增长了约25%,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综上所述,《LYT 1628-2005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不仅为竹林害虫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还推动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规程内容,推广更多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为竹林资源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