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酥性饼干用小麦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小麦为原料,经清理、制粉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主要用于生产酥性饼干的小麦粉。
Title:Standard for Wheat Flour Used in Crisp Cook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ST 3206-1993 是一项关于酥性饼干用小麦粉的标准,用于规范生产酥性饼干所需的小麦粉质量要求。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LST 3206-1993 是立陶宛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酥性饼干用小麦粉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和储存条件等。该标准旨在确保酥性饼干的品质一致性,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酥性饼干用小麦粉与普通小麦粉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蛋白质含量和面筋特性。酥性饼干需要较低的面筋强度和较高的淀粉含量,以保证饼干的酥脆性。因此,酥性饼干用小麦粉通常具有较低的湿面筋含量(一般低于24%)和较高的淀粉含量。
要判断小麦粉是否符合 LST 3206-1993 标准,需进行以下检测:
根据 LST 3206-1993,酥性饼干用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应在 9%-11% 之间。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会导致面筋强度过高,影响饼干的酥脆性。
湿面筋含量是衡量小麦粉面筋强度的重要指标。对于酥性饼干用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一般要求低于 24%。过高的湿面筋含量会使饼干变得过于坚韧,失去酥脆感。
为了保持酥性饼干用小麦粉的质量,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小麦粉不符合该标准,可能需要重新调整配方或选择更适合的原料。例如,可以通过混合不同种类的小麦粉来达到所需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此外,也可以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以优化生产工艺。
不适用。LST 3206-1993 仅针对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而其他类型的饼干(如韧性饼干)可能需要不同的小麦粉规格。因此,在生产其他类型饼干时,需参考相应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