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高温作业中暑分级预防控制
    14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1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高温环境引起的中暑的诊断与分级。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Heat Stroke GBZ 41-2002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60

  • 封面预览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 拓展解读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指劳动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时,由于长时间暴露于高气温、高湿度或强热辐射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为了科学规范地诊断职业性中暑,我国制定了《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这一标准为劳动者的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根据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被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和热射病。其中,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伴随肌肉痉挛、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而热射病是最危险的一种,常伴有体温急剧升高、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状况。这些分类不仅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方向。

    • 诊断依据:GBZ 41-2002明确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依据,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接触高温环境的时间、现场气象条件以及临床表现等。例如,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超过一定时间,同时出现典型症状,即可初步怀疑为职业性中暑。
    • 预防措施:标准还强调了用人单位的责任,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如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设置通风良好的休息区域等。此外,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某建筑工地为例,夏季施工期间,工人们长期暴露在烈日下,部分工人出现了头晕、胸闷的症状。经过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职业性中暑。事后调查发现,该工地缺乏必要的防暑设施,工人饮水不足,且未严格执行轮班制度。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严格执行GBZ 41-2002的重要性。

    总之,GBZ 41-2002作为职业性中暑诊断的重要指南,不仅明确了诊断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对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劳动者都应高度重视高温作业中的健康风险,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Z 40988-2021 六自由度外固定支架

    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 45-2002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