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粉类粮食中含砂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粉、玉米粉、米粉等粉类粮食中含砂量的测定。
Title:Cereals and oilseed inspection - Determination of sand content in cereal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508-201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粮油检验的重要文件之一,其中对粉类粮食的含砂量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一标准不仅为食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确保了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含砂量是衡量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高低直接影响到粮食的食用价值和加工性能。
什么是粉类粮食含砂量?
粉类粮食是指经过研磨处理后形成细粉状的谷物,如小麦粉、玉米粉等。含砂量是指这些粉类粮食中混杂的砂粒或其他无机杂质的比例。高含砂量会降低粮食的营养价值,同时可能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准确测定含砂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 GBT 5508-2011 标准,粉类粮食含砂量的测定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粉类粮食的含砂量测定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某大型面粉加工厂,通过定期检测含砂量,企业发现部分批次的小麦粉含砂量超标,进而追溯问题源头,发现是原料采购环节存在疏漏。通过改进供应链管理,工厂显著降低了含砂量超标的风险,提升了产品质量。
此外,含砂量的测定还能够帮助监管部门评估市场上的粮食产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粮食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这与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密不可分。
总之,GBT 5508-2011 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为粉类粮食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只有严格遵守标准,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