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检测。
Title:Hygienic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 Insp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NM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T 4789.36-2008标准?
GB/T 4789.36-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专门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这种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因此该标准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需要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是一种能够产生志贺毒素的致病菌,可引发严重的肠道疾病甚至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通过检测食品中的这种细菌,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如何采集食品样品进行检测?
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
如何确认检测结果为阳性?
当样品在CT-SMAC平板上呈现典型特征(如无色或淡黄色菌落),需进一步通过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确认。最终结果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进行验证。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是否普遍存在?
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于牛、羊等家畜的肠道中,也可能通过粪便污染食品。常见污染源包括未煮熟的牛肉、生牛奶及未经消毒的果汁等。
检测结果为阴性是否意味着食品绝对安全?
阴性结果仅表明在检测条件下未发现该细菌,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污染的可能性。因此,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同样重要。
如何防止食品受到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污染?
如果检测到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应采取哪些措施?
该标准适用于哪些类型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