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T 39101-2020 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

    GBT 39101-2020 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
    多肽抗菌性测定抑菌圈法微生物
    13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3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肽抗菌性测定的抑菌圈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肽类物质对细菌抗菌活性的定性或半定量评价。
    Title:Peptid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determination - Disc diffus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20

  • 封面预览

    GBT 39101-2020 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
  • 拓展解读

    GBT 39101-2020 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 GBT 39101-2020 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 的常见问题及解答,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1. 抑菌圈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抑菌圈法是一种通过观察样品对微生物生长抑制区域大小来评估其抗菌性能的方法。具体来说,将测试多肽溶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然后放置含有目标微生物的琼脂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孵育后,观察并测量形成的抑菌圈直径。

    2. 抑菌圈法的优点有哪些?

    • 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初步筛选多肽的抗菌活性。
    • 结果直观,通过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快速判断抗菌效果。
    • 成本低廉,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3. 抑菌圈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多肽?

    不是。 抑菌圈法主要适用于水溶性较好的多肽。对于疏水性强或不溶于水的多肽,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溶解于有机溶剂)才能有效应用。

    4.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中的对照组?

    • 阳性对照:使用已知具有强抗菌作用的标准多肽。
    • 阴性对照:使用无抗菌活性的缓冲液或其他空白对照。
    • 空白对照:不添加任何样品的培养基。

    这些对照组有助于验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抑菌圈的大小与多肽抗菌性能的关系是什么?

    抑菌圈的大小通常与多肽的抗菌活性成正相关。抑菌圈越大,说明多肽的抗菌能力越强。但需要注意的是,抑菌圈的大小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多肽的浓度、培养条件等。

    6. 实验中如何控制温度和孵育时间?

    • 温度:一般建议在37°C左右孵育,模拟人体环境。
    • 时间:通常孵育时间为18-24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调整。

    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时间是确保实验结果可重复性的关键。

    7. 抑菌圈法的结果是否可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

    不能。 抑菌圈法主要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无法直接得出多肽的具体抗菌浓度或活性值。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数据,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MIC测定法)进行补充。

    8. 如何避免实验中的污染问题?

    • 实验前彻底清洁工作台和仪器。
    • 佩戴手套并定期更换。
    •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可以显著降低污染风险。

    9. 抑菌圈法是否需要特定的培养基?

    是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非常重要,通常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如LB培养基、MHB培养基等)。培养基的选择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抑菌圈法是否受多肽稳定性的影响?

    是的。多肽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因温度、pH值等因素而降解或失活,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应尽量优化多肽的保存条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39098-2020 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消防员装备(防护服、手套、靴子和头盔)

    GBT 391-1977(1988) 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 39100-2020 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

    GBT 39137-2020 难熔金属单晶晶向测定方法

    GBT 39145-2020 硅片表面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