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顽固病螺原体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检测技术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柑橘作物及其相关产品的检疫和监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piroplasma citri of citrus stubborn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柑橘顽固病是由螺原体(Spiroplasma)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柑橘产业的植物病害。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的传播,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 GBT 36845-2018,用于规范柑橘顽固病螺原体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GBT 36845-2018 是一项专门针对柑橘顽固病螺原体检疫鉴定的技术性文件,旨在为农业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该标准不仅明确了螺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还详细规定了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以及结果判定的具体流程。
样本采集是检疫鉴定的第一步,也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根据标准要求,样本应从疑似感染的柑橘植株中采集,包括叶片、果实和茎干等部位。采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在样本处理阶段,需通过研磨、离心等步骤提取样本中的核酸或蛋白质,以便后续检测。
标准中列出了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 PCR 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
此外,显微镜观察法也被列为辅助手段之一,可用于初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螺原体。
根据检测结果,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判定规则。如果样本中检测到螺原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同时,标准强调,检测报告需包括以下信息:
这一规范化流程有助于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可追溯性。
GBT 36845-2018 的实施对于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该标准为农业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检测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柑橘顽固病的传播;另一方面,它也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抗病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然而,标准的实际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检测设备的普及程度不足、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标准的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