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衰退植原体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PCR检测、序列分析及生物学特性鉴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梨衰退植原体的检疫和检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ear Decline Phytoplas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6843-2018 是一项关于梨衰退植原体检疫鉴定的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对梨树衰退病害的检测与诊断工作。这项标准的发布对于保护梨树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梨衰退病是由植原体(Phytoplasma)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这种病害会导致梨树叶片黄化、果实畸形甚至整株死亡。因此,准确快速地识别植原体是防控该病害的关键。
植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其侵染植物后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为了有效控制梨衰退病的传播,GBT 36843-2018 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流程和技术要求。这些技术包括显微镜观察、PCR 扩增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等方法。其中,PCR 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植原体的检测中。
在植原体的检测过程中,PCR 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设计针对植原体特异序列的引物,可以精准地扩增出目标 DNA 片段,从而确认植原体的存在。此外,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不仅能够检测植原体的存在,还能进一步量化其浓度,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近年来,在中国多个梨产区都发现了梨衰退病的病例。例如,某省的一个大型梨园在 2019 年春季发现部分梨树出现叶片黄化和果实畸形的现象。经过采用 GBT 36843-2018 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技术人员成功从病株中分离出了植原体,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确认了其具体浓度。这一结果为后续的病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最终通过清除病株和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遏制了病害的扩散。
综上所述,GBT 36843-2018 标准为梨衰退植原体的检疫鉴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未来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梨衰退病的发生,保障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