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褪绿矮缩病毒(Maize chlorotic dwarf virus, MCDV)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检测技术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检疫和监测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Maize Chlorotic Dwarf 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35271-2017 标准?
GBT 35271-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规定了玉米褪绿矮缩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MCMV)的检疫鉴定方法。这项标准为检测和识别玉米褪绿矮缩病毒提供了科学依据,旨在防止该病毒传播,保护农业生产。
玉米褪绿矮缩病毒对玉米生产有哪些危害?
玉米褪绿矮缩病毒会导致玉米植株出现叶片褪绿、矮化、生长迟缓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这种病毒通过种子、土壤或昆虫媒介传播,对玉米种植业构成重大威胁。
如何进行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检疫鉴定?
根据 GBT 35271-2017 标准,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检疫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为什么需要使用 PCR 技术进行检测?
PCR 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存在。相比传统检测方法,PCR 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识别病毒基因序列,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玉米褪绿矮缩病毒是否可以通过种子传播?
是的,玉米褪绿矮缩病毒可以通过带毒种子传播。因此,在种子繁育和调运过程中,必须严格实施检疫措施,避免病毒扩散。
如何预防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传播?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应该如何处理?
一旦检测结果呈阳性,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GBT 35271-2017 标准适用于哪些场景?
该标准适用于玉米种子生产、流通、进出口检疫以及田间病害诊断等多个场景。任何涉及玉米种植及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循该标准,确保农业安全。
如果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以如何申诉?
如有异议,可向相关检测机构提出复检申请,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申诉时需提供详细的检测记录和相关证据,以便重新评估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