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Tulipa streak virus)的检疫抽样、检测和鉴定方法,包括症状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郁金香及其相关种苗的黄色疱斑病菌检疫与鉴定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ulip Yellow Blister Spot Pathog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郁金香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花卉,其美丽的外观和优雅的姿态使其成为园艺界的明星植物。然而,在郁金香的栽培和国际贸易中,一种名为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Tulipa yellow spot virus, TYSV)的病毒却对这种植物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控这一病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了《GBT 28106-2011 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标准》),为郁金香的健康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是一种通过蚜虫传播的病毒,感染后会导致植株叶片上出现黄色的小疱状斑点,严重影响郁金香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是控制病害扩散的关键步骤。
《标准》详细规定了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病原体检测和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被列为推荐的检测手段。
以某大型花卉出口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19年的一次出口检验中发现部分郁金香种球携带TYSV。企业立即按照《GBT 28106-2011》的要求,对所有种球进行了全面检测,并将阳性样本隔离处理。通过严格的检疫流程,企业成功避免了一次可能引发的大规模病害传播事件,同时也维护了国际市场的信誉。
综上所述,《GBT 28106-2011》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郁金香黄色疱斑病菌的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保护郁金香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国际花卉贸易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