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香石竹及其相关产品的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与检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 in car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8100-2011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回答: GBT 28100-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是《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检测和鉴定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防止该病害通过国际贸易传播。
回答: 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能够引起香石竹等花卉的萎蔫症状。这种病菌通过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导致植株迅速枯萎甚至死亡。
回答: 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破坏力,一旦传入非疫区或新的种植区域,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经济损失。因此,国际和国内都对其实施严格的检疫措施,以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回答: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回答: 样品采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回答: 若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需采取以下措施:
回答: 不适用。该标准仅针对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检疫鉴定,不适用于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检测。对于其他病原菌,应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回答: 建议由专业机构或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由于病菌鉴定涉及复杂的实验操作和专业知识,自行检测可能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回答: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严格遵循GBT 28100-2011中的操作步骤,并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和设备。同时,建议采用多种检测方法交叉验证,以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回答: GBT 28100-2011是中国的国家标准,主要用于指导中国境内的检疫工作。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有各自的检疫标准和方法,具体执行时需结合当地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