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物与豆类中隐蔽性昆虫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和检测步骤。本文件适用于谷物及豆类储存过程中隐蔽性昆虫感染程度的快速评估。
Title:Determination of hidden insect infestation in cereals and pulses - Part 4: Rapid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534.4-2009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测定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快速检测方法。这一标准为农业、粮食储存和食品加工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有效识别并控制谷物和豆类中的隐蔽性昆虫感染问题。隐蔽性昆虫感染不仅会导致粮食质量下降,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掌握高效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隐蔽性昆虫感染通常发生在谷物和豆类的储存阶段,这些害虫往往藏匿于粮食内部或难以察觉的地方。它们会啃食粮食,导致重量减轻、品质恶化,甚至产生毒素。例如,玉米象和米象等昆虫是常见的储粮害虫,其幼虫在粮食内部活动,不易被发现。一旦感染严重,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在某些地区,因隐蔽性昆虫感染造成的粮食损失可高达10%以上。
GBT 24534.4-2009提出的快速检测方法旨在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通过光学仪器、化学试剂或生物传感器等手段,能够更迅速地识别出隐蔽性昆虫的存在。例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粮食样本中的昆虫卵或幼虫是一种常见方式;此外,还可以采用荧光标记技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检测害虫的代谢产物。
某大型粮食仓储企业在引入GBT 24534.4-2009标准后,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过去,他们需要花费数天时间对大批量粮食进行人工检查,而现在仅需几小时即可完成初步筛查。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潮湿条件下,这种快速检测方法帮助他们及时发现了隐藏的害虫,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损失。据该企业统计,自实施新标准以来,每年因隐蔽性昆虫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约30%。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隐蔽性昆虫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同时,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也将使现场快速检测成为可能。GBT 24534.4-2009作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行标准,将继续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