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上述药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loramphenicol, thiamphenicol and florfenicol residues in edible animal muscle, liver and aquatic products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756-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可食动物肌肉、肝脏以及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等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养殖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严格监控。本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这一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能够准确识别并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核心在于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质谱联用,形成强大的分析工具。首先,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后,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出不同组分;随后,进入质谱仪进行离子化和检测。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强项包括: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高选择性,能够精准区分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以及快速分析,适合大批量样本处理。
该标准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例如,在某大型养殖场的例行检查中,技术人员利用 GBT 20756-2006 标准检测发现部分鱼塘中的鲤鱼肌肉组织存在氯霉素残留超标现象。这一发现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对违规用药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并指导养殖场改进用药管理流程。此外,该标准还被广泛应用于出口食品质量控制中,帮助我国农产品顺利通过国际市场的严格检验。
尽管 GBT 20756-2006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检测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开发更经济高效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上,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此外,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