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
Title:Hygienic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 Examination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是食品卫生检测中重点关注的病原菌之一,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GB 4789.6-1994 标准为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将从标准背景、检测方法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GB 4789.6-1994 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础性国家标准,旨在规范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流程。该标准基于国际通用的微生物学检测原则,并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食品的安全性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因此,严格执行此类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 GB 4789.6-1994 的规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同时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潜在风险,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其次,有助于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最后,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综上所述,GB 4789.6-1994 标准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应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