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方法,包括样品的处理、培养条件、鉴定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与评估。
Title:Hygienic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 Examin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4789.13-1994 是中国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中的一项,专门用于指导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检测与分析。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常见的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动物肠道中。当其污染食品时,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准确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GB 4789.13-1994 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前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及鉴定四个步骤。其中,选择性培养基如卵黄琼脂平板是关键环节之一,能够有效抑制其他杂菌生长,提高目标菌株的检出率。此外,还需通过生化试验进一步确认菌株特性,例如糖发酵实验和酶活性检测。
以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为例,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部分熟肉制品中存在疑似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技术人员按照 GB 4789.13-1994 的要求,从可疑批次中取样并完成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产品中的菌落数远超国家标准限值,企业立即启动召回程序,有效防止了潜在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 GB 4789.13-1994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尽管 GB 4789.13-1994 已经为我国食品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 PCR 技术)可以更快速、灵敏地识别产气荚膜梭菌,这为未来的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GB 4789.13-1994 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守护公众健康的基石。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相关检测手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挑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