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测。
Title:Food hygien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 Clostridium botulinum and botulinum toxin insp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4789.12-1994是中国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食品中肉毒梭菌及其毒素的检测与分析。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确保食品安全,防止因肉毒梭菌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强效的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主要危害因素,它能够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因此对食品中肉毒梭菌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性细菌,在不适当的食品储存条件下(如密封、缺氧环境),容易大量繁殖并产生肉毒毒素。这种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其致死剂量仅为微克级别。一旦摄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可能会引发肉毒中毒,表现为视力模糊、吞咽困难、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根据GB 4789.12-1994标准,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测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分离培养、毒素检测等步骤:
近年来,某大型食品企业因肉毒梭菌污染问题被曝光。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罐头食品时未严格遵守低温杀菌工艺,导致肉毒梭菌滋生。通过对相关批次产品的检测,发现毒素浓度超出安全限值。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企业巨额经济损失,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根据GB 4789.12-1994标准,相关部门对该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整改,并加强了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数据显示,自标准实施以来,我国肉毒中毒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这充分证明了该标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GB 4789.12-1994标准为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严格执行该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检测技术,提升检测效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