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显微煤岩类型的定义、分类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地质勘查、煤炭资源评价及利用等相关领域。
Title:Class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Coal Petrology Ty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D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589-2013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显微煤岩类型的分类与描述。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15589-2013 主要规定了显微煤岩类型的分类方法和术语定义。它通过显微镜观察煤的显微组分,将煤分为不同类别,以便更好地研究煤的性质和用途。该标准适用于煤炭地质学、煤化学以及煤加工等领域。
显微煤岩类型是指根据煤中显微组分的组成比例、形态特征及分布情况,对煤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这些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壳质组和惰质组等。
确定煤的显微煤岩类型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煤样切片,统计各显微组分的比例,并结合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GBT 15589-2013 根据显微组分的比例,将煤划分为不同的显微煤岩类型。例如:
具体的分类标准需参考 GBT 15589-2013 的附录。
与其他煤岩分类标准相比,GBT 15589-2013 更加注重显微组分的定量分析,强调通过显微镜观察来确定煤的类型。相比之下,其他标准可能更多依赖宏观观察或化学分析。
GBT 15589-2013 主要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的显微煤岩分类。对于褐煤或其他特殊类型的煤,可能需要采用其他分类方法。
GBT 15589-2013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