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光度法测定锆及锆合金中锡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锆及锆合金中锡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1%~0.5%。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 and zirconium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3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747.1-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重要文件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规范锆及锆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这一标准对于确保锆材料的质量控制、提高工业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实验步骤、试剂选择以及仪器要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权威的操作指南。
锡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锆及锆合金中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例如,过高的锡含量可能导致合金的耐腐蚀性下降,从而影响其在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适用性。因此,准确测定锡含量是保障锆合金品质的关键环节。
GBT 13747.1-1992 提供了多种测定锡含量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溶液雾化后导入高温火焰中,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检测锡元素的吸收强度,从而计算出锡的含量。
以某核电站为例,其使用的锆合金管道在服役一年后进行了锡含量检测。按照 GBT 13747.1-1992 的标准操作流程,检测结果显示锡含量为 0.02%,符合设计要求。这一数据表明,该批次锆合金在长期运行中保持了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验证了标准方法的有效性。
此外,研究表明,当锡含量超过 0.05% 时,锆合金的抗拉强度会显著降低。这进一步突显了精确测定锡含量的重要性。
GBT 13747.1-1992 标准为锆及锆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以有效保证锆合金材料的品质,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仍将在质量控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