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荧光法测定食物中核黄素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物中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Riboflavin in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391-1990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物中核黄素(维生素B2)的测定方法。核黄素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如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因此,准确测定食物中的核黄素含量对于评估饮食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指南以及食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GBT 12391-1990 提供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精确测定食物中核黄素的含量。这种方法通过提取样品中的核黄素,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并定量分析其浓度。以下是具体步骤: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食品工业和科研领域的需要。
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缺乏会导致口角炎、舌炎等健康问题。因此,了解食物中核黄素的含量有助于指导人们合理搭配饮食。例如,牛奶、鸡蛋、绿叶蔬菜等都是核黄素的良好来源。然而,不同的加工方式可能会影响核黄素的保留率。研究表明,高温烹饪会显著降低核黄素的含量,而低温烹调则能较好地保持其营养价值。
某研究机构曾对市场上常见的奶制品进行了核黄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未经巴氏杀菌的生牛奶中核黄素含量为1.2 mg/100g,而经过高温灭菌的牛奶中含量仅为0.8 mg/100g。这一数据表明,高温处理对核黄素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这也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注意其加工方式。
此外,GBT 12391-1990 的应用不仅限于实验室研究,还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质量监控领域。例如,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利用该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营养标准,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GBT 12391-1990 标准为核黄素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其重要性在于保障公众健康和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通过深入了解核黄素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种关键营养素的价值,并采取措施优化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