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潮州菜清炖鳗鱼(白鳝)的烹饪工艺要求、原料与调料、制作过程及成品质量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潮州菜清炖鳗鱼(白鳝)的制作及相关餐饮服务。
Title:Culinary Specification for Steamed Eel (White Conger) in Chaozhou Cuis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潮州菜清炖鳗鱼(白鳝)烹饪工艺规范解读——以“选材要求”为例
在TCZSPTXH 208-2022《潮州菜清炖鳗鱼(白鳝)烹饪工艺规范》中,“选材要求”是一项核心内容。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优化,这对于提升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新版标准中关于“选材要求”的变化入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实际应用方法。
首先,在选材要求中,新版标准明确指出,所选用的鳗鱼(白鳝)应为鲜活个体,且体长需控制在40至60厘米之间,体重则应在300至500克范围内。这一规定较之旧版更为具体,避免了以往因标准模糊导致的实际操作困难。例如,旧版仅笼统要求“新鲜”,但并未明确尺寸和重量范围,这可能导致厨师在采购时难以精准把握,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口感和美观度。
其次,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鳗鱼的外观特征,即鱼身无明显损伤、鳞片完整且紧密贴合,同时要求鱼眼清澈饱满,鱼鳃呈鲜艳红色。这些细节的加入,不仅有助于保证食材的新鲜程度,还能帮助厨师快速判断鳗鱼是否符合烹饪需求。此外,新版还新增了对产地的要求,建议优先选择来自韩江流域或其他水质优良地区的鳗鱼,因为这些地区出产的鳗鱼肉质更加细嫩,脂肪含量适中,更符合潮州菜追求原汁原味的特点。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些选材要求呢?首先,在采购环节,厨师应当亲自前往市场挑选,而非完全依赖供应商的选择。通过观察鳗鱼的整体状态,结合上述标准逐一核对,可以有效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其次,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剔除,比如去除损伤部位或过小过大的个体。最后,在烹饪前还需再次检查鳗鱼的状态,确保其符合最终成品的标准。
总之,新版标准中的“选材要求”通过对尺寸、重量、外观等多方面的严格规定,为潮州菜清炖鳗鱼的制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执行,才能制作出口感细腻、味道纯正的经典潮州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