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粟(谷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粟(谷子)的收购、储存、运输和销售。
Title:Millets (Foxtail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8232-1987 是中国针对粟(谷子)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粟的品质要求、检测方法及检验规则。粟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食用价值。该标准不仅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保障,同时促进了粟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粟是一种耐旱性强的小米作物,适应性广,尤其适合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种植。粟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铁、锌等微量元素,是营养均衡的健康食品。粟的颗粒小而圆润,口感细腻,常用于制作粥、饭或其他传统食品。
GB 8232-1987 对粟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杂质含量、水分含量、色泽、气味等方面。例如,粟的杂质含量不得超过2%,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以内。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检测方法,如通过感官检查评估色泽和气味,利用精密仪器测量水分含量等。
粟的种植和加工在中国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粟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例如,某大型食品企业基于GB 8232-1987 标准开发了一系列粟米产品,包括即食粥包和营养粉,深受市场欢迎。据统计,2022年中国粟的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其中约30%用于出口。
GB 8232-1987 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粟产品的质量水平,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粟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通过严格执行标准,我们不仅可以确保粟的品质,还能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