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钴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铁矿石及类似材料中钴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iron ore -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 Photometric method using 4-(5-chloro-2-pyridyl)azo-1,3-diaminobenzene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6730.37-1986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专门用于通过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钴含量。这一方法利用了特定化学试剂与钴离子形成具有显著吸收特性的络合物,从而实现对钴元素的高精度检测。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在工业和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有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钴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具体而言,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作为显色剂,能够与钴离子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表现出强烈的吸收特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即可计算出钴的含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同时,其检测限较低,可以满足低浓度钴含量的精确测定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铁矿石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环节。例如,某钢铁集团在铁矿石原料采购过程中,采用GB 6730.37-1986标准检测钴含量,以确保原材料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据统计,在过去一年内,该集团通过此方法检测了超过500批次铁矿石样品,其中钴含量范围为0.002%-0.02%。结果显示,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误差小于2%,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尽管GB 6730.37-1986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标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者仍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检测手段。例如,近年来兴起的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可能在未来取代传统的光度法,提供更快捷、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此外,如何进一步提升检测方法的自动化水平,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