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 11505-1989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05-1989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三氯乙烯急性中毒职业性诊断标准处理原则
    20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2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三氯乙烯导致急性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Acute Trichloroethylene Poisoning in Occupational Se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 封面预览

    GB 11505-1989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拓展解读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05-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规范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这项标准为医疗工作者和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

    三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常用于金属脱脂、干洗等行业。然而,长期或高浓度接触三氯乙烯可能引发急性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标准

    根据GB 11505-1989,急性三氯乙烯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 接触史:劳动者需有明确的三氯乙烯接触史,例如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超标。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 实验室检测:血液中三氯乙烯代谢产物的浓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还能够避免误诊,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处理原则

    一旦确诊为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脱离接触:将患者迅速移离污染环境,避免进一步暴露。
    •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如吸氧、补液等。
    • 解毒药物:使用特定解毒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减轻毒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案例分析

    某工厂因通风系统故障导致三氯乙烯泄漏,多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经检测,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远超国家标准限值。当地卫生部门依据GB 11505-1989的标准,迅速组织救治,同时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最终,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企业也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

    综上所述,GB 11505-1989 标准为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实践验证。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1504-1989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07-1989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08-1989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09-1989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1510-1989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