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北京炒灌肠的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卫生要求及服务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以猪大肠或淀粉灌肠为主要原料的老北京炒灌肠的制作与服务。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Old Beijing Fried Blood Saus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老北京炒灌肠是京菜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之一。在TBJCA 048-2022《京菜 老北京炒灌肠烹饪技术规范》中,对于这道菜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化规定。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灌肠原料选择”的差异,并详细解析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灌肠原料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及需选用优质猪肠衣和淀粉类原料,但并未具体区分淀粉种类及比例。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使用红薯淀粉作为主要原料,并且对淀粉与水的比例做出了精确限定(通常为1:2)。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炒灌肠的口感与色泽。
红薯淀粉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淀粉具有更高的黏性和透明度,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均匀细腻的质地,同时赋予成品一种独特的韧性与光泽。通过严格控制淀粉与水的比例,不仅可以保证灌肠成型后的弹性和厚度适中,还能避免因调配不当导致的断裂现象。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灌肠原料的新鲜度管理,要求所有原材料应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并在加工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性,同时也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卫生标准达到更高水平。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对灌肠原料选择方面的细化规定,不仅优化了老北京炒灌肠的传统风味,更从工艺和技术层面提高了该菜品的整体品质。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遵循这些技术规范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