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中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和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Reservoir Area in Hydroelectric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5336-2006《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这项规程对于确保水电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规程涵盖了从初步勘察到详细勘察的全过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到大坝、引水系统等关键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因此,准确的地质勘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规程强调了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分布以及潜在地质灾害的全面分析。这些因素不仅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还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估和长期运营维护。
规程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例如,在三峡工程的水库区勘察中,技术人员严格按照DLT 5336-2006的要求,通过高精度的钻探和物探技术,发现了潜在的断层带,并据此调整了设计方案,有效避免了可能的地质灾害。
规程的应用不仅限于大型水电工程,也在中小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某小型水库在建设初期,由于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导致后期出现渗漏问题。事后复盘发现,如果当时能够遵循DLT 5336-2006的规定,进行更为细致的勘察,这些问题是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的。
总之,DLT 5336-2006作为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指导文件,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规程的严格执行,不仅能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资源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