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及相关数字资源的采集与著录。
Titl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Preservation - Digital Resource Collection and Cataloging - Part 3: Traditional Music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其中,“WHT 99.3-2023”标准特别关注了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环节——数字资源的采集与著录。这一标准为传统音乐等非遗领域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框架。通过系统化的数字资源管理,我们不仅能够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命力。
传统音乐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传统音乐通常依赖于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缺乏系统的记录,这使得数字化采集变得尤为困难。其次,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乐器演奏、歌唱以及舞蹈等,如何全面捕捉这些动态信息是一个技术难题。此外,由于许多传统音乐濒临失传,及时的数字化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中国某地区传统音乐为例,当地文化部门采用“WHT 99.3-2023”标准对传统音乐进行了数字化保护。通过专业团队的实地采录,他们成功录制了多首濒临失传的传统曲目,并对每首曲目的歌词、旋律及演奏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著录。这些数字化资源被上传至专门的数据库中,供学者研究和公众欣赏。
据统计,在过去三年中,该地区的传统音乐数字化项目已累计采集超过500小时的音视频资料,覆盖了10余种传统乐器和多种地方戏曲形式。这一成果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还通过线上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未来传统音乐的数字化保护将更加智能化。例如,利用AI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和标注音乐中的关键元素,从而提高著录效率;而虚拟现实(VR)技术则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音乐的演出场景。这些创新手段将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总之,“WHT 99.3-2023”标准为传统音乐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而实际案例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其可行性。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传统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