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坚果中氧化苯丁锡残留量的检验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进行测定。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出口坚果中氧化苯丁锡残留量的检测。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Triphenyltin Oxide Residues in Export Nut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T 1055-2002 是一项关于出口坚果中氧化苯丁锡残留量检测的标准,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这项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氧化苯丁锡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准确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技术。在检测氧化苯丁锡时,首先需要将样品中的金属离子提取出来,然后利用火焰原子化器将其转化为气态原子,最后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
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增长,各国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SNT 1055-2002 标准不仅为中国出口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帮助他们规避了因不符合国际标准而产生的贸易壁垒。
以某大型坚果出口企业为例,该公司每年向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核桃和杏仁。为了确保产品符合SNT 1055-2002 标准,企业投入资金升级实验室设备,并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据统计,在实施该标准后,该企业的不合格率从最初的5%下降至0.3%,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尽管目前SNT 1055-2002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检测方法,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更加统一的国际标准,将有助于推动全球食品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