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装备配置及相关的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水文测站、水文巡测基地、水情分中心和水文信息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装备。
Title:Hydr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276-2002 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装备的应用。这项标准对于提升水文监测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水文站网的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水文设施的建设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首先,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是SL 276-2002的核心内容之一。水文基础设施包括水文站、雨量站、蒸发站等监测站点的建设。这些站点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特定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例如,在选址上,水文站应避免洪水威胁,同时要保证观测环境的代表性。此外,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因设计或施工不当导致的设施故障。
其次,技术装备的选择与应用也是SL 276-2002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水文监测设备如自动雨量计、流速仪和遥测系统被广泛应用。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例如,在长江流域的某水文站,通过引入先进的遥感技术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河流流量和水质的实时监控,极大提升了数据的精确度。
最后,SL 276-2002还强调了水文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通过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全流程管理,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例如,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严格执行SL 276-2002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水文数据库,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SL 276-2002标准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其实施不仅保障了水文监测的准确性,也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