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本文件适用于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phenol residues in honey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8932.13-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痕量物质检测。在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测定中,这种方法通过将蜂蜜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利用苯酚分子的荧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相比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HPLC-FLD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蜂蜜中苯酚的实际含量。
苯酚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可能来源于蜜蜂采集花蜜时接触的农药残留或其他工业污染。长期食用含有过量苯酚的蜂蜜,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肝脏损伤或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对蜂蜜中苯酚残留量进行严格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GB/T 18932.13-2003 的规定,蜂蜜中苯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为0.1 mg/kg。这一标准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推动了蜂蜜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升。
近年来,某大型蜂蜜生产企业采用GB/T 18932.13-2003 标准对其产品进行了多次检测。结果显示,其生产的蜂蜜中苯酚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这表明该企业从源头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都符合严格的环保和质量要求。
此外,科研机构还通过HPLC-FLD 方法对市场上的多种蜂蜜品牌进行了抽样检测。数据显示,部分进口蜂蜜的苯酚残留量略高于国产蜂蜜,提示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关注产品的产地信息和检测报告。
GBT 18932.13-2003 标准的实施,为蜂蜜中苯酚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同时也促进了蜂蜜行业的健康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成为行业首选的检测手段。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标准的不断进步,蜂蜜的质量安全将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