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统计过程控制图的理论基础、选择和使用的一般指南,以及在应用控制图时应考虑的因素。本文件适用于需要通过控制图进行质量监控和改进的企业、组织及研究机构。
Title:Control charts - 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17989.1-2020《控制图 第1部分:通用指南》的核心原则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调整资源配置来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以下是10项具有弹性的实施方案。
根据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灵活调整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范围。对于稳定的过程,适当放宽控制限以减少频繁调整带来的额外成本。
将控制图的应用分为多个阶段,优先对关键工序或高风险环节进行监控,而非全面铺开,从而降低初期投入。
结合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如均值-极差图与单值移动极差图),根据数据特性选择最优组合,提高监测效率。
通过分析过往生产数据,预设合理的控制图参数,避免反复试验导致的时间浪费。
借助统计软件或智能系统自动生成控制图,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并节省时间成本。
针对多层级生产体系,设计分级控制图,仅在必要时传递至上级管理层,减轻信息过载问题。
在接近控制限但未超出时触发预警信号,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异常扩大,降低纠正成本。
每隔一定周期重新评估控制图是否仍适用于当前生产条件,及时更新规则以保持其准确性。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使研发、生产和质量等部门共享控制图结果,促进协同决策。
为一线员工提供定制化培训,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控制图使用策略,增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