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鲢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鲢鱼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Carp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717-1999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一项重要规范。鲢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鲢鱼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为鲢鱼的生产和贸易提供了科学依据。
鲢鱼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根据 GBT 17717-1999 标准,鲢鱼被划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优质品、一级品和二级品。这些等级的划分主要基于鱼体的大小、新鲜度以及外观完整性等指标。例如,优质品的鲢鱼要求体重在1公斤以上,鳞片完整无损,鱼眼明亮且突出,肌肉紧实富有弹性。
鲢鱼的质量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根据标准,鲢鱼的品质不仅取决于其体型大小,还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强健的鲢鱼应具备良好的活力,游泳迅速,鳃盖紧密闭合,无明显病灶或寄生虫。此外,鲢鱼的气味也是一项关键指标,优质的鲢鱼应散发出淡淡的水草清香,而非刺鼻的腥臭味。
鲢鱼的养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鲢鱼养殖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中国每年的鲢鱼产量超过百万吨,占全球淡水鱼总产量的很大比例。鲢鱼不仅是中国餐桌上的常见食材,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水产品。
以江苏省为例,该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每年通过科学养殖技术提高鲢鱼的产量和质量。例如,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水质,减少疾病传播,从而提升鲢鱼的存活率和品质。这种现代化养殖方式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供应保障。
GBT 17717-1999 标准为中国鲢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鲢鱼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进步,鲢鱼养殖业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