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单面或双面覆有电解铜箔的挠性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挠性印制电路板。
Title:Flexible Copper-Clad Polyimide Film for Printed Circ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4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3555-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标准文件。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此类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和运输等环节的具体规范。作为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FCCL)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根据GB 13555-1992 的规定,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需满足多项关键性能指标。首先,其基材——聚酰亚胺薄膜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其次,覆铜层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附着力,以确保电路板在复杂工作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此外,该标准还对薄膜的厚度均匀性、表面光洁度以及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凭借其独特的柔韧性与高可靠性,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制造中,这种材料被用于制作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以实现更轻薄的设计和更高的集成度。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超过1亿部高端智能手机采用了基于此标准生产的挠性覆铜箔产品。
另一个典型应用案例是航空领域。由于飞机内部布线复杂且空间有限,传统刚性电路板难以满足需求,而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制成的柔性电路板则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某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客机便大量使用了符合GB 13555-1992 标准的挠性覆铜箔材料。
随着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了应对更高频率信号传输的要求,制造商正在努力提升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同时,环保型生产工艺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方向。例如,近年来多家企业已成功研发出无卤阻燃型挠性覆铜箔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其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GB 13555-1992 不仅奠定了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技术基础,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