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流程、评估内容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Autonomous Driving Road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TH8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310020-2024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为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开展测试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框架。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 测试场景分类与分级
该条款要求根据交通环境复杂度、动态因素及潜在危险程度对测试场景进行分类和分级。例如,简单静态场景指无其他交通参与者且环境稳定的路段;复杂动态场景则包括多车道交汇、行人密集区域等。分级从低到高分为一级至五级,一级为最低风险场景,五级为最高风险场景。这一规定有助于测试机构合理安排测试计划,确保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5.2 风险识别方法
本条款提出应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以及专家判断法。特别强调要关注传感器失效、算法漏洞、通信中断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点。同时要求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复核风险清单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挑战。这为构建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6.1 测试车辆硬件配置要求
明确规定测试车辆必须配备冗余设计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电源系统,并且每个子系统的独立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0秒。此外,还需安装符合GB/T 33087标准的数据记录装置,能够连续记录至少30分钟的运行数据。这些硬性指标旨在最大限度保障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单一部件故障引发事故。
7.2 测试人员资质条件
要求测试驾驶员需具备至少3年驾龄且最近一年内无重大交通事故记录。同时需要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涵盖自动驾驶原理、应急处置等内容,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对于安全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拥有5年以上驾驶经验,并熟悉测试车辆的操作流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接管控制权。这一系列严格准入门槛有效提升了测试团队的整体素质。
8.3 应急预案制定
强调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场景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分工。例如,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测试车辆应立即停车并启动自动报警程序,同时由安全员负责确认伤者状况并拨打急救电话。另外还要求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意外造成的损失。
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展示了该标准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也为政府监管机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