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487-2015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该标准自2015年实施以来,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电力计量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的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主要涵盖电能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标准中明确了电能表在功能、精度、可靠性、通信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保其能够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计量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的需求。
在技术要求方面,《DLT 1487-2015》规定了电能表的电气性能指标,如电压、电流范围、功率因数等,同时对电能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于有功电能的计量精度,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误差限值,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此外,标准还对电能表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在通信功能方面,该标准强调了智能电能表的远程通信能力,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RS-485接口、微功率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通过这些通信手段,电能表可以与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远程抄表、负荷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试验方法部分详细列出了电能表的各项测试项目及相应的测试流程,包括基本误差试验、起动试验、潜动试验、绝缘电阻试验、温度循环试验等。这些试验不仅验证了电能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为产品出厂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检验规则部分明确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现场检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型式检验用于验证新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出厂检验则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达到合格标准,而现场检验则是对安装使用后的电能表进行性能评估,保障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DLT 1487-2015》还对电能表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损坏,并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安全标识的重要性,以防止误操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体来看,《DLT 1487-2015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智能电能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标准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电力计量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