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 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工作。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自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下,坝体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功能。
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依靠自身重量来抵抗水压力和其他外力作用的坝型,其结构特点是坝体较厚,材料主要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DL 5108-1999 规范涵盖了从设计原则、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到施工要求等多个方面,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系统的技术依据。
规范中首先明确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等。同时,规定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荷载类型,如静水压力、扬压力、地震力、温度应力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取值标准。此外,还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地基承载能力等。
在结构设计方面,《DL 5108-1999》对坝体的体型布置、分缝分块、基础处理、排水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规范强调了坝体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剖面形状,并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和排水孔,以减少温度应力和渗流对坝体的影响。同时,对基础处理提出了详细的施工和技术要求,确保坝体与地基之间有良好的结合。
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推荐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提出了具体指标。此外,还对钢筋布置、预埋件安装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坝体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DL 5108-1999》还特别关注了地震作用下的坝体安全性问题,要求在地震区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地震动参数、坝体动力响应以及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规范中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以提高坝体在地震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规范还涉及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要求,包括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这些内容有助于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结构缺陷。
总体而言,《DL 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是一部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标准,对于规范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了我国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