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全称为《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是对原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50-2001)的修订和更新,旨在适应现代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水工混凝土,包括大坝、闸门、堤防、输水渠道等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结构。规程内容涵盖了水工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制与运输、浇筑与养护、性能试验及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为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在原材料方面,《DLT 5150-2017》对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不同材料的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确保原材料符合工程使用要求。同时,规程还强调了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检查和储存管理,以防止因材料问题导致混凝土性能不达标。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规程提出了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工作性能等关键参数的确定。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工程需求。
在混凝土的拌制与运输过程中,规程对搅拌设备的选择、搅拌时间、运输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规程还强调了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防止离析措施,确保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仍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
在浇筑与养护环节,《DLT 5150-2017》规定了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振捣方法以及模板安装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无蜂窝麻面。同时,规程对养护条件、养护时间及养护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保障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能。
在性能试验方面,规程对水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性、抗冻性、收缩变形等试验项目。这些试验数据为混凝土质量评估和工程验收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DLT 5150-2017》还对水工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方法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检验批次、抽样方法、合格判定标准等内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总体来看,《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水工混凝土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提升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该规程的实施将为建设高质量、高耐久性的水工混凝土工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